您当前的位置:文化渊源
出自梁园的典故
发布时间:2011-7-15 14:58:46
 玄鸟生商

  《诗经·商颂·玄鸟》曰:“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,宅殷土茫茫。古帝命武汤,正域彼四方。……”《商颂》是歌咏殷商的颂诗,产生于东周前期(公元前七、八世纪),是周朝宋国人祭祀祖先的乐歌。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是由玄鸟所生的。对此《史记·殷本记》记载的更为详细:“殷契,母曰简狄,有娀氏之女,为帝喾次妃。三人行浴,见玄鸟堕起卵,简狄取吞之,因孕生契。”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。帝舜乃命契曰:“百姓不新,五品不训,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数,五教在宽。”封于商,赐姓子氏。契是商族的第一个男姓祖先,“玄鸟生商”的传说,说明从商族开始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。
  玄鸟指的是什么?古今有三种说法:一曰:“玄鸟,谓鹤鸟也。”鹤立鸡群而为群鸟之首。二曰:“玄鸟,燕也。”三曰:“玄鸟既是凤凰。”“凤,神鸟也。”出于东方君子之国,翱翔四海之外,见则天下安宁,是诸鸟的首领。
  “玄鸟生商”还有一种解释:据专家考证,古代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,人们对自然界甚至包括自身的一种现象,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,于是相信某一氏族跟某一动物之间,存在着血缘上的联系,因而常把这些动物作为本氏族的“图腾”,并用作自己氏族的名称和标志。商族的图腾就是玄鸟,被商后裔奉为神灵,因此玄鸟就成为古代东方民族“商”的图腾。“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”就是说,先商始祖契,是上天命玄鸟,降到人间,使简狄生下来的。

   羿射九日

  据《史记·殷本纪》记载:“古阏伯之墟即商丘也,又云羿所封之所。”羿也叫后羿,是上古时候天帝身边擅长射箭的神人。据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载,唐尧时代,十个太阳各自乘着乌鸦偷偷飞上天空,宇宙顿然变成了大火笼,禾苗干枯了,土地烤焦了,眼看人们都要热死,渴死了。唐尧向天祷告,请求救助。天帝马上派羿见唐尧,领命射日。羿拿出弓箭,嗖的一声向天空中的太阳射去,一阵巨响之后,只见一团火球剧烈爆炸,应声掉下只三足乌鸦,身上还插着后羿的神箭,抬头再看天上,果然少了一个太阳。后羿又一鼓作气射下了八个太阳,天气便很快凉爽了。
 唐尧想起太阳对人类应该还是有很多好处的,如果全射下来,大地就会失去温暖和光明。他急忙按住后羿的箭袋,劝羿手下留情,于是羿使停止了射日。现在这太阳就是当时十个太阳中的唯一幸存者。
  “羿射九日”为民除害,这神话故事几千年来在民间流传,后来逐渐成了历史典故。

   解网施仁

  据《史记·殷本记》记载:商汤有次外出,在野外见一人正在张网捕鸟。那人将网四面张开,并祷告说:“从天下四方飞来的鸟,全都钻入我的鸟网吧!”于是商汤让侍从解开其中三面网,只存一面,并命那人改变祈祷内容说:“想要往左飞的,就往左飞;想右飞的,就往右飞;想高飞的,就高飞;想向下飞的,就向下飞;不听劝告的,就进入我的网。”汉江以南的列国诸侯听到这件事后说:“成汤的道德修养已达到了极点,竟能将恩德推广的禽兽身上,真是仁德之君!”一时,诸侯国纷纷叛夏归商,竟多达36个。
  商汤解网施仁,恩及禽兽,深得民心,被视为仁德之君。所以11战而灭夏。说明只有得民心者,才能得天下。
  解网施仁这一故事,后来又演变为“网开三面”和“网开一面”两个成语。

  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

  据《吕氏春秋·必己篇》记载,春秋时宋国掌管军事的大司马,偶而间得了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。宋景公为了得到这颗宝珠,就给大司马加了一个私藏国宝的罪名,但是大司马一直不肯交出来,宋景公派人抄家也没有找到,只好逼问大司马,大司马说扔到鱼池里去了。贪财的宋景公下令吸干鱼池的水仔细寻找。结果宝珠没有找到,一池鱼也死光了。这就是历史典故“殃及池鱼”的由来,也有人称之为“池鱼之祸”,比喻突然飞来横祸,无故受到牵连。
  另外,也有把“殃及池鱼”叫做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”。这里又有两个来历不同的小故事,其一:据《百家书》记载,一天,宋国都城的城门突然失火,人们在附近的一个鱼池里打水救火,火被扑灭了,一池子水也打完了,池里的鱼遭了殃。其二:据《广韵》记载,从前有个姓池的人,名字叫仲鱼,人们都叫他池鱼,家住城门近旁,有一次,城门不慎失火,池鱼家的房子也被火烧。当池鱼发现大火时已经来不及逃走,最后竟被烧死,成了无辜的冤鬼。

   朝三暮四

  《列子·皇帝》记载,宋有狙公者,爱狙,养之成群,能解狙之意。狙亦得公之心,损其家口,充狙之欲,俄而匮焉,将限其食,恐众狙之不驯与己也,先诳之曰:“与若芧,朝三而暮四,足乎?”众狙皆起而怒。俄而曰:“与若芧,朝四而暮三,足乎?”众狙皆伏而喜。物之以能鄙相笼,皆有此也。圣人以智笼群愚,亦犹狙公以智笼众狙也。名实不亏,使其喜怒哉!
  狙(音居),即猕猴。茅(音序),即像栗。意思是,宋国有猴子,老人能解猴子的心意,因为对猴子特别喜爱,于是就养了一大群猴子,老人能解猴子心意,猴子也懂的老人的心思,老人宁肯省吃减用,也要让猴子吃饱,不久,粮食快吃尽了,老人打算限制猴子的口粮,又怕猴子不听话,就先诳它们说:“从今天起,给你们吃橡栗,早上三颗,晚上四颗,够吗?”猴子一听,都乱蹦乱跳发起火来。过了片刻,老人又说:“改为早上四颗,晚上三颗,够吗?”猴子听了都高高兴兴的伏在地上一动也不动,
  万物之所以能用智慧或鄙劣的方法来笼络,都是和这件事情一样,圣人以智慧驾驭普通百姓,如同养猴老人用智慧笼络众猴一样。名、实都无损害,却使它们欢喜或恼怒啊!
  “朝三暮四”或“朝四暮三”的成语源于这里,它的意思是说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,愚蠢的人不善于明辩事情。后用来比喻反复无常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对“朝三暮四”的故事亦有记载。

   守株待兔

  据《韩非子·五蠹》记载,宋国有个农民,他的地里长了一棵大树。一天,他在地里干活,突然发现有一只兔子从远处跑来,一头撞死在树根上。他无意之间白白捡了一只兔子,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。他转念一想,既然兔子会自己跑来送死,我只要每天能在这里捡几只死兔子,也够我一家老小吃喝花用的了,人世间竟有这样的便宜,我何必天天风里来,雨里去,起早贪黑,辛辛苦苦地种地呢?从此以后,他扔下锄头不再干活了,整天坐在那棵大树下,专心等待前来送死的兔子。可是,时间一天天过去了,却一直没见到兔子再来碰树,抬头看看自己的地里已长满野草。这件事被同村人知道了,一传十,十传百,很快传遍了整个宋国,并且成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大笑话。
  这个成语典故比喻不主动的努力,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,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。

   临危不惧

  孔子在鲁国创立儒学后,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,便开始周游列国。
  孔子在卫国居住不久,有人便向卫灵公说孔子的坏话,卫灵公就派公孙余假监视孔子的出入。孔子害怕得罪卫灵公,居住了10个月,便离开了卫国去陈国。
  孔子路过宋国匡城时,他坐在车上用鞭子指着说:“过去我来过这个地方,是从这个缺口进去的。”匡人听说,以为是鲁国的阳虎。因为阳虎残害过匡城人,孔子长相又极像阳虎,所以,匡人立即将孔子包围起来,众弟子无不惊骇,一连包围了5天,弟子颜回才赶到,颜回冲破包围圈来见孔子。孔子却若无其事,仍谈笑风生,还不时弹琴吟曲。颜回惊诧道:“恩师为何在大难临头时还神情自若?”孔子笑道:“在水中来去不怕蛟龙者乃渔夫之勇;在林中不怕虎豹者乃猎人之勇;在战场上不畏刀枪者乃匹夫之勇;能临危不惧而能掌握自己命运者乃圣人之勇。”从此“临危不惧”或“临难不惧”便成为名言不胫而走。
  匡人围孔子5天后,终于查明孔子不是阳虎,于是放孔子去陈国。

   偃苗助长

  宋国有个性急的农人,总嫌自己的庄稼长的慢。于是,他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,回头一看,果然比原来高多了。他既疲乏又高兴地回到家里说:“哎呦,今天可把我累坏了,你们去看看,我帮咱们的庄稼一下子都长起来了。”他儿子听了不信,马上跑到地里去看,只见禾苗全都枯死了。
  这个寓言故事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》。“偃苗助长”已成为众人皆知的典故。它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,急于求成,反而坏事。

   于思于思

  据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记载,公元前607年春,郑国公子归生按照楚国的命令攻打宋国,宋国派华元、乐吕率军抵御,两军在大棘(今柘城县西北)对垒。战前,华元命人杀羊犒赏将士,但为华元赶车的羊斟却没有分到,羊斟总是耿耿与怀,自言自语地说:“前天杀羊,你华元作主。今天赶车打仗,可该我做主了。”他竟在紧急关头把车赶进了郑军的队伍,因而华元被俘。宋军失去了主帅,阵脚大乱,败的很惨,副帅乐吕阵亡。
  战后,宋国用战车一百辆战车和四百匹毛色漂亮的好马向郑国赎回华元。可巧,马车刚送去一半,华元又逃了回来。
  不久,华元主持筑城墙,民工见华元走来,齐声喝道:“瞪着眼珠,挺起肚皮,还是挺神气,于思于思,丢盔弃甲逃回来。”“于思于思”,这是民工们讥笑华元的用语,后来人们用以形容胡须又多又长的样子。

   涸辙之鲋

  庄子家里很穷,有一次,他向防治黄河的“监河侯”(管理黄河的管员)借粮。这位朋友不愿意借给他,但装作很慷慨的样子说:“请你先克服几日,容我收了赋税,我借给你三百金。”庄子非常生气,回敬说:“我到这里来的时候,听见辙沟里一条鲋鱼轻声呼救,它说‘我快要干死了,你能不能给我一升半斗的水,救救我的命!’我说:‘当然可以,我正要到南方见吴、越国王,那里水很多,我把长江的水都引来给你,你说好吗?’鲋鱼说:‘我只求一升半斗水,以解燃眉之急,你这样耍笑我,岂不是要我早进干鱼店吗!’”
  这个典故出自《庄子·外物》。比喻极度穷困,急待救济的人希望得到最实际的帮助,而不是空头许诺。

   望洋兴叹

  《庄子·秋水》记载这样一个故事。有一年秋天,暴雨连绵,坑满河平,黄河变得宽阔许多。黄河神河伯沾沾自喜,自以为天下老子第一。他顺流到了北海,只见白浪连天,哪里望的见岸边?他抬头向北海神海若叹道:“唉,我过去自以为了不起,今天看到你这北海如此宽广难穷,才知道自己的骄傲毫无根据,我将永远被大方之家见笑了!”
  海若对河伯说:“井蛙不可能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,夏虫也不会明白白冰是怎么回事,只是因为受到的环境和时令的限制啊!天下没有比海水更多的,无数河流的水日夜不停向海里流来,海水却不增加,海水不断向无数条河流输送,却也不见减少。但是我从来没有因此而自大过,因为我知道自己不过是宇宙间小小的部分罢了。”
  这段故事产生了下面的一些成语,一、望洋兴叹。形容无能为力,怅惘无奈的样子。二、北海难穷。形容志向远大,胸怀宽阔,难于估量。三、大方之家。习惯上用做对有学问,有修养的人尊称。四、见笑大方或贻笑大方。表示学识浅陋,被内行人笑话。五、河伯见海若。比喻无名小卒不敢和高明的大人物比拟。

   庄周畏牺

  据《庄子·列御寇》记载,周显王三十年(前339年),楚威王听说庄周特别有才干,就派使臣携带厚币去请庄周当宰相。庄周不愿受封建礼制的约束,决心终身不做官宦。他笑着对使臣说:“千金可谓重利,卿相堪称尊位。但是,你见过祭祀时被宰杀的牺牛吗?用好草精料喂养几年,又给它披上绣花的绸缎,最后还是要牵到庙里去宰杀,你还是赶快回去吧,别用高官厚禄玷污了我的名声。”
  楚威王以为庄周嫌俸禄不高,让使臣许以楚国大臣俸禄的总和,再一次去见庄周。这时,庄周正在濮水边钓鱼,漫不经心地听使臣说了半天,耐住性子回答说:“我听说楚国有一个神龟,大概已经死去两千年了,而楚王还把它珍藏在祖庙。请你说一说,乌龟这这样好呢,还是活在泥里好?”使臣说:“当然是活在泥里好。”庄周乐呵呵地说:“你说对了,还是请你回去吧,你转告威王,我愿做一个活在泥里的乌龟。”
  这是庄周用牺牛、乌龟作比喻,拒绝他人许于高官厚禄的故事。后来,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“庄周畏牺”

   庄周梦蝶

  据《庄子·齐物论》记载,庄周有一次做梦,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蝴蝶,在万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。因为他平时所追求的就是无拘无束的生活,这时觉得舒坦极了。他突然醒来,感到非常奇怪,心想,是我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,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周呢?
  庄周梦蝶的故事后来变成了一个历史典故,比喻人生的虚幻。

   庄子鼓盆

  据《庄子·至乐》记载:庄子的老伴死了,他的至交好友惠施前来吊唁,并向庄子表示慰问。他刚一进门,只见庄子坐在院子里,两腿叉开,手里敲着瓦盆,嘴里哼着小曲。惠施觉得庄子不近人情,就埋怨他说:“尊兄年事已高,不哭就算了。你却敲着盆子唱歌,不太过分了吗?”
  庄子听了,自己也觉得可笑,漫不经心地说:“世界上本来什么都没有,她也无所谓生。不仅无生,而且无形;不仅无形,而且无气。人死是自然现象,这是每个人的归宿。谁能不走这条路呢?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她,现在还是没有她,这是客观规律,我还跟着死人大哭,那倒是不合情理了。”
  庄子妻死,鼓盆而歌,一示旷达,表达了庄子虚无的生死观。